第276章 匹夫,儒生,素王
與其說是論道,其實已經慢慢變成了講學一般的狀態。
王通的學識,他的志向,在和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大宗碰撞之間慢慢展現出來,李觀一的脊背筆直,安靜看著王通講學。
入夜的時候,學子們捧著燈,燈燭舉起來的時候,這被拆了墻壁的學宮里面,光芒燦爛,如同繁星點點,匯聚成為了一片。
論道一直持續了下去,姜萬象,陳鼎業都沒有離開。
第二日日出的時候,忽而發生了變化,王通夫子駁斥之后,朱景勉的神色忽然幾度大變,他似乎無法再度維系自己的心境,儒家浩然正氣,其實是堅定如武者武道意志般的存在,和元神相結合的產物。
類似于武道的法相,卻又不同。
此刻那朱景勉夫子忽然高呼幾聲,翻身跌倒,他頭頂浩然正氣崩碎了,化作了一股股文氣逸散,朱景勉道心破碎,張口噴出鮮血,倒在地上。
這個時候,眾人駭然,這些往日掌管有學派的大儒名士們才在這一股論道里面,感覺到了一股凜烈的風姿,他們停下來了交談,萬人注視著那位辯倒諸子百家的王通夫子。
以道對道,以佛對佛,以儒對儒。
三教合一的大宗師。
學子們,還有這被以最直接的方式,正面碾碎了的各學派大儒們都神色變化,程儒龍低聲道:“你以一對百,你本身就慧極必傷之根骨,如此耗神,你當真不想要再看十年春秋了嗎?!”
陰陽家的大宗主中天北極,給王通下過判詞。
說他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好生修養的話,可以活過四十歲,之后約莫就可以活到了個一甲子,但是若是不加以收斂,王通的壽數不會長。
王通夫子回答道:“我聞有舍生取義者也。”
儒門這一句任何人都能說出來,五歲小童兒也能侃侃而談的話語,在這個時候卻忽然變得沉重起來了,文字里面的分量,唯獨在某些關鍵時候才會展露。
儒家的凌冽和剛烈就在這里了。
程儒龍臉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