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小說圣女來時不納糧免費閱讀 > 第446章 對貞德堡的規劃

      第446章 對貞德堡的規劃

          經過先前的幾場戰事,情況則是發生了一些變化,人口增減過后,貞德堡附近的總人口大概只有9500人。    

          其中服務于第一產業的,帶上其家屬大約有2000人,主要從事的就是水果蔬菜種植、養魚業以及畜牧業。

          而第二產業就是各種作坊,包括織布工、鐵匠、制鞋匠、面包師、陶工、木匠等等,估計有5000人以此謀生。

          至于第三產業就是商業和服務業,大概有2500人,主要職業包括小店主、會計、代理人(中介)、伙計、抄寫員和公證人等。

          這服務于商業,城內有名有姓的那部分商人,經過前前后后一通清理后,還剩商人家庭40戶,貸款代理人12戶。

          所謂的貸款代理人,其實就是原先的放貸人,不過被霍恩收編到了貞德堡圣庭銀行中罷了。

          按照霍恩的規劃,要把城內城外連成一體,將大量居住在城外的民眾遷入城內,將人口提升到至少12000人。

          這樣先將一部分鄉民變成市民,否則接下來貞德堡的產業轉型,將會出現不小的勞動力短缺。

          作為郎桑德郡首府的貞德堡,霍恩對它未來的期許在于兩個行業,第一個是工具制造,包括木材加工和金屬冶煉,第二個就是造紙與印刷行業。

          前者自然是很好理解,郎桑德郡是農業郡,附近的環境中沒有大的礦山森林,無法規模化地大批量進行木材加工或冶金。

          那么靠這種簡單的基礎加工業混飯吃就沒可能了,那么就必須走高附加值的加工行業,但本地工匠的技術水平又不太過關。

          于是霍恩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工具制造上,鋤頭、草叉、牛馬犁、錘子、工藝裝備……

          尤其在接下來的原工業化中,霍恩將大幅推動工坊建立,對制造工具本身的需求量并不小,且技術含量并不算高,正好能慢慢拿來練手。

          別的地方,這么練手可能是要虧慘了的,但在郎桑德郡就不一樣了。

          因為朗桑德郡作為一個農業郡,他治下的農民居然有錢!

          簡直是神跡!

          在這樣的一個農業郡,農夫對土地改良和高效率生產的渴望是掩蓋不住的,對于良好農具的需求是極大的。

          農夫賣糧換錢買農具提升生產效率,工匠賣農具換錢買糧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