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羊毛產業鏈
轉輪圣機驅動的卷軸紡織機效率是人力織布機的40倍。
一個鄉村紡工織布一天收入0.5第納爾,而圣械廷織布工坊的工人一小時就收入0.5第納爾(實際日薪3第納爾)。
一條12碼長1碼寬的克拉司布售價是27第納爾,用料7.2磅羊毛,總成本22.3第納爾。
霍恩直接把它投放到市場,刨去雜七雜八的費用,每匹布起碼都有4第納爾的凈收入。
但霍恩并不會這么做,因為一件克拉司布夾襖用料2-3碼,成本第納爾,售價卻有12-14第納爾。
根據杰什卡妻子女商人伊索德給軍隊供給成衣軍服的經驗,霍恩已經在貞德堡工坊區陸續設立了幾座流水線工作臺的成衣工坊。
他有信心將每件成衣夾襖的制作費降到1第納爾,順帶還能把每件衣服的售價降低至10第納爾以內,那樣一匹布他能前后賺取10第納爾凈收入。
至于貞德堡的行會,不好意思,城內工匠歸你們管,但工業區在城外,那是救世軍的領地。
他4000金鎊購買了4000擔羊毛,從碎石原到南芒德郡散給百戶區內的紡工紡織成線,運到諾斯郡再送到圣械廷織成布,最后沿河而下到貞德堡變成成衣。
最后這些成衣就會沿著瑙安河的河道向四面八方運輸。
4000擔羊毛等同于56000匹布,加工成衣帽再售出的話,大致能獲得4660金鎊左右的收入。
實際上,如果南芒德郡的運河能打通,運輸與損耗費用還能再減,如果霍恩將紡線這項工序轉移給圣械廷的機械,那么利潤還能再漲。
只不過霍恩并不準備這么辦,盈利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振興千河谷經濟。
通過紡線,南芒德郡的山民們每個月能多獲得約15第納爾的收入,起碼在四圃輪作的改革陣痛期就不會那么艱難。
安塞爾和他們說一百遍圣道派自由平等,贏得的信任都不如實打實多增加一點收入。
這效果比霍恩的傳教還要好。
而且這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霍恩未來宣布疏浚河道修建運河的時候,就一句:“運河通了,再漲20%加工費,誰贊成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