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笑著答: “今河北勢大,兵多將廣,縱合劉將軍與曹司空之力,亦難相抗?!?br/> “故郯侯希望多收附庸,用為助力?!?br/> “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乃精兵之地也。” “想必郯侯也是希望得到丹陽兵,作為戰力補充?!?br/> 哈哈哈…… 李翊仰頭大笑,跟聰明人交流就是省事兒。 丹陽出精兵,這個是常識。 從西漢時期的李陵,到東漢時期的馮緄,都用丹陽兵為主力。 至于漢末三國,曹操、劉備、陶謙、孫策、袁術,全都在丹陽征過兵。 丹陽兵有多搶手,自不必多說。 但是, 在贊美丹陽兵驍勇善戰,民風彪悍之時,也會衍生出一個問題。 丹陽人這么能打,代價是什么呢? 代價就是,丹陽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被山越人霸占。 所謂丹陽兵,其實本質上是取自山越兵。 這些蠻兵的特點就是沒什么文化,缺乏將略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