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策新并江東,所誅皆英雄豪杰,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孫策在時,他能夠憑借自己的威望與軍功,鎮住手下那幫將領。
但孫權的資歷就遠遠不夠了,加上他打仗又菜,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很多人嘲笑孫權是又菜又愛玩。
打仗明明那么菜,為什么總是喜歡親征?
其實,孫十萬的外號,至少得有一半的鍋給孫策背。
因為授兵制埋下了兵權分散,戰力下滑等隱患。
尤其是當士兵成為了將領的“私產”之后,將領本身還愿不愿意玩命兒去消耗自己麾下的士卒?
你說兵打光了,裝備都打壞了,那都是“我”將領私人的損失啊。
所以合肥之戰,你就會看到一個奇景。
叫,“遼復還突圍,拔出余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現在知道為什么張遼在十萬大軍中是“無敢當者”了吧,誰舍得送自己的士兵去送死?
這也是為什么凌統的部曲為了救孫十萬,被魏軍殺光后,凌統會痛哭流涕。
那死的都是他凌統的凌家軍啊!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吳軍守家很猛,一旦過江出擊就拉胯。
授兵制為孫氏的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但這也成了鎖死孫氏向外擴張的枷鎖。
孫策沒有考慮過這個隱患嗎?
不,他當然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