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袁紹:漢之善于兵者,無過于李翊
事實上,步兵擺下陣勢之后,對上騎兵的劣勢并不大。
但前提就是他們不能慫,必須得是訓練有素,久經沙場的老兵。
所以李翊在糾結了很久,才選出了高順訓練多年的陷陣營,以及隨張郃征戰多年的大戟士兵。
對于李翊來講,最悲壯的角度,張郃、高順將會成為他的“棄子”。
這些步兵敢死隊,只能舉著盾牌奮力向前。
只要他們能把袁紹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吸引出來,那他們的戰略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一場戰役,騎兵部隊是只能用一次的。
因為不止步兵有方陣,騎兵其實也有方陣。
一旦他們沖了,就失去了速度和陣型。
就會變成漫山遍野,參差不齊的騎兵單體。
這種騎兵單體威脅是非常小的,再多的騎兵也將變成一盤散沙。
其整體的殺傷效果也將大幅下降。
再把騎兵整合起來組在一起,會非常麻煩費時間。
所以騎兵的效果往往是省著用的。
在與步兵的對戰中,恰恰是能盡量不用就盡量不用。
因為騎兵珍貴,最大的效果就是將對方的陣型沖散。
步兵沒了陣型,單兵戰力就更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