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曹操進位丞相、魏公、魏王之時,又有多少人因為反對曹操而命歸九泉。 劉曄作為漢室皇族,身上自帶匡國輔漢的屬性加成。 但劉曄卻一心一意地輔佐曹魏統治者。 這難免要使他背上“助紂為虐”、“賣主求榮”等一系列惡名。 這自然會影響到劉曄在朝野當中的形象與品行。 曹丕一朝時,御史中丞鮑勛就曾評價劉曄為: ——“佞諛不忠,阿順陛下過戲之言。” 可見劉曄在朝中的形象并不好。 劉曄就是在老板的不信任,同事的排擠之下,郁郁而終的。 史書上對劉曄的評價是: ——“以曄之明智權計,若居之以德義,行之以忠信。” “獨任才智,不與世士相經緯,卒不能自安于天下。” 認為以劉曄的才能,如果能堅持忠信,未嘗不能成就經天緯地之功,成安邦定國之人。 最后還感嘆一句:“豈不惜哉?” 不知是否在暗諷劉曄沒有選擇漢室,而選擇與漢賊為伍。 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 如今劉曄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