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回到府中,即命許褚點本部八百虎賁衛隨行。 又帶了甄堯、徐庶、關平等人為隨行人員。 這些操作目前還算正常。 可接下來, 李翊又命張郃、張遼各支兵兩千精銳,一同隨行。 又命徐晃率一千水軍,走清河,陪同李翊一同入魏國。 如此一來,前前后后,李翊帶來的人馬已接近六千人眾了。 這六千人,俱是河北精銳。 這一操作,別說魏國人看不懂了,就連齊國人自己都沒弄明白李翊這什么意思。 不是說好了,只帶八百兵嗎? 你這六千人去是幾個意思? 守關的將士同樣有這個疑問,當即質問李翊: “貴國既已答應和談,緣何帶這么多兵馬過來?” “公是為和平而來,亦或為交戰而來。” 李翊應聲答,“特為兩國和平而來。” 守將又問,“既是為兩邊和睦,公何以帶如此多的兵馬?” 李翊以手指許褚等眾,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