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劉使君仁德著于四海,正欲匡扶漢室,保君濟民。” “然常嘆一人之力有窮,恨無志同道合者并肩。” “以張將軍之人中俊杰,何不與吾一起輔佐玄德公,共做忠臣?” “上可以匡君濟民,名垂竹帛。” “下可以榮妻蔭子,光耀門楣。” “張將軍莫要執迷不悟,袁紹此人外寬內忌,好謀無斷,終不是我河南對手,早晚敗亡。” “張將軍乃深明大義之人,切莫失身于賊。” “不若保全有用之身,與我等一同光復大漢河山!” 李翊一口氣將自己的勸降詞全部說出。 絲毫不拖泥帶水,幾乎是一氣呵成。 他這段話的煽動性很強。 不僅在意識形態上抬高了自己,貶低了袁紹。 還為張郃規劃了未來的人生道路。 然張郃卻并沒有被說動,只抱腕一禮: “多謝君侯美意,然如今各為其主。” “君侯還是先破我城池,再談將來之事罷!” 被張郃拒絕的果斷,李翊反倒笑了,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