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怎么樣 > 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

      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

          ……

          袁氏的大手正式發力。

          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的招牌再次拿出時。

          袁紹仿佛又回到了當初逃出京時,被天下群雄所擁戴的景象。

          ——“是時豪杰既多附紹,且感其家禍,人思為報,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為名。”

          豫州是漢朝政治最活躍的地區,所以袁氏在汝、穎士人群體中聲望極高。

          當袁氏的大手再次伸向豫州時,豫州的官員們紛紛響應。

          考慮到他們不敢明著反,所以紛紛表示愿意在官渡之戰中持觀望態度。

          于是上至郡,下至縣。

          各級受過袁氏厚恩的官員,紛紛將收上來的賦稅、錢糧扣住。

          不再將之運往官渡前線了。

          少數仍舊忠于朝廷的官員,面對大勢所趨,亦不敢橫加攔阻,只得順應潮流。

          默默等候朝廷的安排處置。

          時位于汝南西部的豪強李通,在郎陵、陽安一帶頗有影響力。

          曹操占據汝南時,用李通為裨將軍,封陽安都尉。

          李通遂向曹氏效忠,在豫州大量官員持觀望態度時,李通仍舊將本地錢糧運往官渡前線。

          河北間諜,照例過來勸降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