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
即大家都是出來爭霸的,誰看不出你心里面那點小九九?
周瑜也對孫權說,“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br/>
即你擁立天子想用政治名號壓人家一頭,人家照樣會給你打上漢賊的旗號來反對你。
總之一句話,政治集團的博弈主打一個臉面。
臉面不要了,那是流氓集團的思維,不是政治人物的思維。
大家都知道漢室和天子是個什么情況,也知道大家都懷著什么樣的心思。
只要大家不點破說出來,就相互做一做面子功夫便好。
在新三國里就有一個誤導了許多人的歷史誤區。
即袁紹不接曹操發來的天子詔,雖然是恩詔,對他有利。
但理由是如果他接了,就等于是承認了天子是合法的。
明日來個惡詔他就得接,所以恩詔就不接。
這種蠢貨邏輯居然還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接對自己有利的詔書,不接對自己不利的詔書,這不是政治人物的常規操作嗎?
因為歷史上的諸侯就是這么干的。
曹操接到天子后,封自己為大將軍,給袁紹封太尉,壓了袁紹一頭。
人家袁紹根本不認,一句此亂命也就擋回去了。
后來嚇得曹操趕緊認錯,把大將軍之位讓給了袁紹,給他假節,督四州兵馬。
這是對袁紹有利的詔書,所以袁紹就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