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今日一語成讖,大業未成,已將死矣。 孫權是族中與孫策年紀最是相近的英才,故孫策有意將之培養成守御之人。 在孫權十五歲時,孫策便委任其為沙羨長,培養他的政治才能。 本想在多鍛煉他幾年,奈何已時不我待。 孫權匆匆忙忙趕回富春,至臥榻前見著孫策,泣拜道: “……兄長,弟來遲矣!” 孫策嘆道: “本想承父意志,舉江東之眾,進去天下,不想中道將亡,有負諸公。” 話落,又看一眼趕來的群臣。 老將程普、黃蓋等,新生代將領陳武、呂范等。 除周瑜領兵在外,未來得及趕回外,一應孫氏重臣俱已趕至。 孫策環視眾人,又頗感慶幸道: “天下方亂,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大有可為。” “今幸有公瑾等英杰善相吾弟,奈何公瑾不在此,不能面授大事。” 言訖,孫策回身將印綬取出,親手交給了孫權。 “若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