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
劉協此舉似乎是想將張楊留在朝中。
畢竟河內本身不算太平,張楊自己也想謀求一個出路。
劉協給了張楊一個高位,自然是有拉攏的意思。
同時,朝中除了原有的文武百官外,劉寵、駱俊等陳國本土官員兩相勢力還是不夠平衡。
劉協是希望再拉一個手握兵權的諸侯進來,也免得董承、劉寵這些手握重兵,又位高權重的人一家獨大。
劉寵是不是心向漢室,忠于天子,目前接觸的時間太短,劉協不好確認。
但他清楚董承雖為國舅,但卻有權臣之心,劉協不得不趁著這個機會,用劉寵來制衡一下他。
卻又不敢讓陳國本土派系官員過于強勢,萬一又把自己架空,則無能為也。
并且如果兩家再起爭執,劉協又沒法從中制止。
所以就需要一個第三方,最好也是手握兵權的。
張楊欣然接受了劉協的封賞。
但一面卻又感到不安。
強賓不壓主,陳國乃是劉寵的地盤。
自己帶著兵將,若是留在陳國,豈能為劉寵所容?
于是下來,找到董昭商議道:
“天子當與天下共之,今有公卿大臣輔佐,我當捍于外難,何事京都也?”
“不如收兵回野王去。”
張楊把自己想要調兵離開陳地的想法,如實告訴了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