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見此,也不再堅持。 退出去后,左右人圍上來,問齊國方面態度冷淡。 如今為之奈何也? 周瑜應道,“且回夏口,別作商議。” 既然李翊現在用不到江東水軍,周瑜又何必一直熱臉去貼冷屁股。 幾次交手下來,也使周瑜明白了一個道理。 只有當別人需要你時,你才是最有價值的。 顯然,東吳目前的戰略地位,并不符合齊國方面的利益需求。 周瑜只能先回夏口,保存實力,避免無意義的消耗。 在送走周瑜之后,關平來問: “不知相爺有何法子,可以除去蔡瑁、張允?” 由于關平算是自己的親近之人,李翊也不瞞他。 轉身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他來看。 這竟是一封來自江陵的信。 其書略曰: “江陵守將魏延,謹拜致書丞相李公麾下:” “延本荊楚鄙人,蒙劉景升收錄,得效微力。” “今蔡瑁、張允賣主求榮,引曹賊入寇,使我荊州父老陷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