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云變,幾多官吏下河南?
但陳珪經營沛國數年,不論是資源還是人脈,都可謂是沛地只手遮天。
只要他愿意,是有很大把握將許耽扶上位的。
可陳珪卻得為沛國子民考慮,再說話時,已是氣息漸弱,仍正色道:
“……非是老夫不念舊情,然治國絕非兒戲。”
“汝若強求,必致紛爭,非我沛國之福也。”
許耽猶欲爭辯,陳珪卻闔上雙目,揮了揮手,示意其退下。
許耽只能怏怏不樂地退去。
回到家中,其子許誆見父親神色郁郁,便問其緣故。
“父親今日自陳公府上歸來,何故不樂?”
許耽余怒未消,拍案怒嘆道:
“豎子安知吾志!今日陳公臨終,吾請繼沛相之位,竟遭拒斥!”
“吾隨陳公八年,縱無驚世之功,亦有鞍馬之勞。”
“不想陳公竟如此薄待于我,令人心寒!”
許誆見此,乃開導父親說道:
“父親既知陳公不允,何必強求?”
“人生貴在知足,何必爭此虛位?”
原來,這許誆出生于富貴人家,自小便對官位不感興趣。
也不能理解父親,為何即便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努力地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