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搶割魏地糧食。 這既能補充徐州捉襟見肘的糧食危機。 也能削弱袁氏實力,袁尚為了供養魏地百姓,不得不從別郡調轉糧食。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當冀州百姓過得困苦后,自然會漸漸地與袁氏離心離德。 畢竟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實而知禮節。 當老百姓連飯都吃不起時,誰關心你統治者是誰? 當然了,李翊此舉嚴格上說也不算搶老百姓糧食。 因為這些糧食即便他不去割,也都是被袁氏政府給收上去。 那些種地的百姓只是佃農,政府與地主豪紳拿大頭。 底層百姓只會留夠不被餓死的量。 政府將糧食收上去后,除打仗之外,一部分會將之流入市場。 讓尋常百姓購買回去,不被餓死。 當然,這只是和平時期。 第二個戰略目標,就是打擊袁氏。 如今袁氏新老交替,正是人心不寧之時。 李翊此次出征,連續挫動新君袁尚的銳氣,這極大損害了這位新君的威信。 不僅能夠加深袁譚爭奪大位的決心,也會使河北百姓對這位新君產生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