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聞言大怒,破口罵道: “吾父在時,待此輩不薄。” “今李翊方至,尚未發一矢一弩,便舉城向其投降。” “此輩著實可恨,待吾收復失地。” “但盡誅之!” 整個河北上下,都是極為痛恨叛徒的。 因為袁氏官渡之戰打輸后,對河北的輿論宣傳就是, 張郃、高覽臨陣倒戈,他們才打輸的。 所以河北的官員,敢有“投降論”,那是極度政治不正確。 當聽到渤海一些地方官,面對李翊的大軍不戰而降時。 袁尚當然憤怒,同時又暗忖。 這些人到底是有多害怕,竟然敢頂著滔天的壓力,向李翊投降? “李翊軍來的快,不知主公當何以應敵?” 諸將紛紛問。 袁尚分析道: “李翊既是輕車簡行,必然想速戰速決。” “吾先在南皮五十里外下寨,據點而守。” “若李翊攻之急,再從南皮增派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