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合乎道義,又合宜時機?!?br/> “且今州城粗定,正宜迎奉王駕,安宮鄴都?!?br/> “到那時,奉天子以令不臣,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還請明公速速定奪,倘若猶豫不決,必然遭人搶先?!?br/> 聽到這話,袁紹稍稍還是有一點心動的。 為什么說袁紹好謀無斷? 其實從迎天子這件事就能看出來了。 袁紹作為少帝劉辯一派的,要么就堅立不移反劉協,要么就摒棄前嫌,迎奉天子王駕。 可袁紹偏偏選擇了全都要。 一開始袁紹堅決反劉協,想立劉虞為帝。 后來沮授等人給袁紹講了迎天子的好處,袁紹又心動了。 而在領了冀州牧后,袁紹又擔心被河北士人架空,又叒拒絕了迎奉天子。 結果等被曹操搶了天子之后,袁紹又后悔了,想讓曹操把天子遷到離他更近的鄄城來。 如此反復,半天拿不出一個確切的方案出來。 也難怪評價袁紹為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真是一點也沒評價錯。 “罷了,諸公不必再吵!” 袁紹出聲止住眾人的爭吵之聲,猶豫一下,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