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下人來報,朝廷使者來到。 曹操慌忙停筆,放下書卷,接見了朝廷來使。 待問明來意之后,方知天子乘輿在河東,不日將至洛邑。 由于李傕、郭汜二賊正在追擊天子王駕,所以朝廷方面想請曹操過去勤王。 面對這種大事,曹操不敢疏忽大意,急召來荀彧等文武大臣商議此事。 與袁營恰恰相反,曹營這邊保皇派反而是占少數。 只有荀彧、程昱、毛玠是堅定不移的支持迎奉天子的。 他們的政治綱領都是在為士族考慮。 荀彧開口進言道: “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 “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 “今天子蒙塵,朝廷播越,宗廟毀壞。” “正是明公首倡義兵之時,奉天子以從眾望,此乃不世之略也。” “若不早圖,人將先我而為之矣。” 曹操頷首,他本人確實是更傾向于迎天子的。 奈何曹營里反對派太多,所以先讓荀彧這個文官渠首開口說話。 隨后又問程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