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
讓荊州成了一片百姓安樂,文教興盛的亂世桃園。
《魏晉世語》曾記載了一件逸事。
在劉表死后80年的西晉年間,他的墓被盜墓賊所發掘。
然而他的遺體卻宛若在世,而且“芳香數里”。
遺體80年不壞當然不合常理。
但這恰恰反應了百姓對這位老州牧的幻想與思念。
只有那些為民做實事的人,老百姓才會編出奇聞軼事來懷念他。
劉表在荊州算是盡心竭力,而他的對外政策也只有兩個。
一,誰敢打荊州,就干誰。
二,荊州以外的事,我多頭下注,坐收漁利。群雄討董時,他一邊響應號召,一邊卻在襄陽搞團建,就是不進軍。
董卓死后,他又連忙給李傕、郭汜派使節,還混了個鎮南將軍、荊州牧的升職。
袁曹對峙時,他這邊兒給曹操控制的朝廷送貢品。
另一邊兒又偷偷跟袁紹結盟。
這便是劉表的中庸之道。
他所謀劃的一切,都是從荊州的安全角度考慮的。
劉表同意賣戰船給徐州,其實便是他腹黑的小心思。
用我們的錢,買徐州人的血。
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