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全集 > 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

      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

          遂未疑有他,秉著對李翊的十分信任,全盤脫出。

          僅去年所產,鎧甲斗具萬余領,馬鎧百具,弓弩萬余張。

          這個數目一說出口,現在的徐州官員無不面面相覷。

          大伙兒在驚嘆冀州恐怖生產力的同時,一面又暗自佩服李翊的高瞻遠矚。

          大家現在總算是明白,為什么李翊要力勸兗州、徐州聯合,聯手對抗河北了。

          就河北這實力,僅徐州一家是真干不過。

          漢末的披甲率極低。

          在西漢初年,考察的楊家灣兵馬俑里,這已經算是國防軍了。

          但披甲率只有40%。

          而官渡之戰時,袁紹把這個披甲率提到了恐怖的50%。

          雖然跟大唐恐怖的60%比不了。

          但那可是大唐盛世啊,手工業、冶鐵業,農業都得到了高速發展。

          生產力根本不是漢朝可以比的。

          披甲率就是與生產力掛鉤的。

          到了宋朝時,岳飛、韓世忠、張俊的部隊披甲率俱在70%以上。理論上來說,如果想做到披甲率百分百也是可以的,不過只能針對前線部隊。

          袁紹能在漢末的生產力,以總的基數,把披甲率干到50%。

          稱一聲袁神的確不為過。

          當然了,除鎧甲斗具之外,袁紹還非常豪橫的武裝了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