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
若太史慈果真能用豫章養好豫章部曲,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子義可要想清楚了,豫章遠在瘴地,來往交通并不方便。”
“若有事急,淮南未必能救。”
豫章之地多沼澤、山川、湖泊,往來交流何不方便。
如果出了什么事兒,淮南方面是何難第一時間去救的。
也就說,太史慈去了,就得完全靠自己了。
李翊現在是給太史慈選擇,看他需要什么,然后盡可能一次性地給他滿足了。
不然等他到了豫章,再向索要什么,可就不好給了。
但太史慈卻顯得很自信:
“君侯有桓文之量,古人云,報生以死,期于盡節,沒而后已。”
“慈既受重托,怎敢相負?”
“況揚州新破,士卒離心,難復合聚。”
“只宜宣示恩慧,安其心,并其眾,然后息兵可也。”
太史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歷史上的他也算半個諸侯。
在海昏壓制荊州劉磐的侵擾,使之絕跡不復為寇。
李翊正是覺得太史慈有一州之才,把他放在徐州終是屈才了,才打算派他出去歷練歷練。
“有子義這番話,豫章之事,我便可放心交予卿了。”
話落,一只手伸向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