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吾子曉事成人之時,再不用受征戰鞍馬之苦。” “不止吾子,希望列位諸公的子嗣,都能生在一個太平年代。” “不受戰亂之苦,不承親友離別之痛。” “而是能夠躋身臺輔,匡君濟民,福澤后世。” 諸將聞得此言,紛紛停止言笑,轉而神情變得嚴肅起來,認認真真的聽著。 話說到這個地步,大家也都猜到李翊要給孩子取什么名字了。 “吾等父輩打天下,只望能夠交給后生晚輩一個太平天下。” “待吾子成年后,吾也希望能交給他一個海清河晏的世道。” “故吾為子取名李治,就字世民罷!” “取濟世安民之意,也望此子日后不負我意。” 李治? 好名!好字! 諸將士或諂媚也好,或真心實意稱贊也罷,大家都樂呵呵地接受了軍師長子的加入。 “汝遠來辛苦,先下去領賞罷。” 李翊表彰了這名信使,然后命人帶他下去飽餐一頓,給足酒食。 那信使連連謝過,表示一定會將李翊的原話,完完整整的帶回徐州去。 在慶賀過后,或有人向李翊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