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魏楚同盟只是“虛胖”,外強中干罷了。 正如周瑜孔明分析的那般,曹操雖派來了五萬人,但這些人俱是不習水戰。 能不能適應江南的水土得打一個問號。 齊國方面,至少還有一支淮南水軍。 魏國方面,則是完全只能仰賴蔡瑁、張允的荊襄水師了。 此位面的曹操雖也收降了荊襄八郡,但畢竟沒有歷史上那么強大。 兩家更像是并購。 蔡瑁在曹操面前也不必那么卑微,當即出列,發表自己的意見: “……魏公無須憂慮,北人向來不善弄水。” “昔楚公在時,治荊襄水軍。”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今我荊楚之眾,悉浮以長江,更兼有魏公步兵。” “水陸俱全,雙管齊下,何懼之有?” 我們都說曹操打輸赤壁之戰后,便永遠失去了染指江南的機會。 不是因為赤壁主力打光了,而是輸了赤壁,此前吃的荊州全給吐出來了。 被劉備、孫權給瓜分完了。 失去荊州,便等于失去了強悍的荊襄水師。 而曹操也不會再遇上,劉表病死,荊州舉眾全投的天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