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優勢在我

          不過此時也沒人敢出聲反對。

          劉鈞看著他們,便道:“朕知道你們的顧慮,南軍強盛,天下人都知道,史從云不是易與之輩也是人盡皆知。

          不過這次不同,秦國昭義軍節度使李筠早不服秦國國主,與我們聯系,愿意一起舉兵,已經派牙將劉繼沖來遞交書文。

          如果李筠倒向我們,就等于打開太行山缺口,我們大軍聯合起來超過十萬!能直接走潞州出河北。

          如果戰事有利打到大梁去,如果戰不利,也能侵吞河北諸地,再謀變化。”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陛下敢出兵并非毫無準備,原來是聯合李筠!

          頓時不少人都松口氣,臉色也緩和些,開始考慮起來。

          在北漢臣民心中,李筠是非常厲害的,常年把他們壓著打,所以印象深刻,如今居然和他們聯合,他們都知道李筠的實力,頓時不少人信心大增。

          劉筠見眾人反應才接著說:“不過李筠有個條件,不得向北面遼國求援,這也合我的意思,這些年來國中越發困苦,請遼人要花大價錢。

          到時我國出五萬大軍,李筠也說他有兵將五萬,無論如何都能得到好處,也正好趁著史從云篡位不久,立足未穩的機會!”

          “陛下英明,這是千載難逢的勝機,臣覺得勝算很大,如果等到他站穩腳跟,坐穩屁股,以其本事再謀對策就難了,史從云不是個庸碌之輩。”宰相郭無為道。

          眾人紛紛同意,劉鈞的義子劉繼業,拱衛指揮使王超、散指揮使元威、侯霸榮、宣徽使盧贊等紛紛上前請命,說愿意帶兵支援李筠,與秦國打仗。

          李筠見此十分高興:“有愛卿等這樣的忠臣猛將,朕不懼中國矣!”

          于是想了想道:“朕便親自帶兵前往太平驛與李筠相會,屆時便與他合兵,共同謀中國。”

          義子劉繼業出來道:“陛下,李筠其人也不可全信。”

          拱衛指揮使王超也支持其看法:“陛下,李筠這人狂傲自大,何況他手下兵將和我國打了這么多年,仇怨已深,一時半會怎么可能就這樣一筆勾銷。

          某覺得該派人去監軍,或者直接派些精兵猛將到他軍中去,這樣兩家打起來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