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優勢在我

          “可先加封其為西平王,再派監軍!”平章事趙文度建議。

          劉鈞深以為然,“這是好辦法,給了他恩賞在安插監軍.......”

          那邊說了一會兒,也有人猶猶豫豫插話:“秦國尚強,史從云這些年接連南征北戰,手下都是虎狼只是,熊虎之將,兵戈所致難逢敵手,這時出兵會不會草率.......”

          劉鈞還沒開口,宰相趙文度便道:“史從云即便厲害又能如何?

          他謀逆篡位,不得人心,如今必定是內外交困!

          李筠是秦國最大的節度使,擁兵數萬,戍邊數年,現在李筠一叛,其國中自亂,其國主也定會手忙腳亂,左右難以顧及!”

          “這時我們不出兵還要等到什么時候,若真到史從云蕩平李筠,穩住國內,到時才叫毫無機會。

          老臣敢斷定,現在出兵南下,合兵之后大軍洶洶,優勢在我!

          即便不能打得秦國落戶流水,奪回大梁,也能東出太行山,奪得河北之地!”

          趙文度一番話,頓時讓猶豫的大臣說不出話來。

          道理就是這樣道理,如今是最好時機,李筠反叛,不止意味秦國內亂,還意味著他們難得的機會,此消彼長之下就是大好時機。

          這么一說,在場不少人都覺得此戰應該是勝券在握了,畢竟他們中不少人是沒有真打過仗的,也沒真面對過秦國的軍隊。

          仆射趙華曰和少數人則沒說話,只是在眾人商議中低聲嘆氣。

          待到下午,陛下回宮,眾人散后細致勃勃想著建功立業,和眾臣商量半天如何聯李筠取秦國的長子在回家路上不解問他,

          “父親為何唉聲嘆氣?我看官家諸公卿將相都有見解,這次舉事必能功成!”

          見兒子興高采烈的樣子,趙華日搖搖頭訓斥:“你還年輕,不懂事理,打大仗那是那么好打的!

          李筠暴躁少謀,舉事輕易,諸公卿興兵不仔細規劃如何進兵,只說空話,國庫空虛還要興兵,這一仗兇多吉少........

          往后關于戰事你少去摻和,也不輕易請命往南,老夫這是為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