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拯救行動
“華夏民族之于國家組成,而華夏文化之于華夏民族則為脊梁之用,只要華夏文化依舊昌盛,那么國家總會有站起來的一天;相反一旦華夏文化不昌盛,那么國家便會就此一蹶不振。”
辜教授以上的一番話令湯皖受益匪淺,同時也解釋了辜教授一直致力于發(fā)揚華夏文化的初衷,其目的也是為了強(qiáng)國,不過是路徑不一。
湯皖順著辜教授的話,一路聯(lián)想下去,突然被一個問題橫在心尖,忙問道:
“華夏人的精神是不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
“當(dāng)然!”辜教授肯定道。
湯皖腦中驀的出現(xiàn)了一幅畫面:天上大雪飄揚,寒風(fēng)凜冽刺骨,一只只兔子趴在雪窩里,餓了抓一把炒面,渴了塞一把雪放進(jìn)嘴里。
他們在用年輕的生命與風(fēng)雪作斗爭,在心里高呼吶喊:“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不屈服與冰雪,不畏懼于強(qiáng)敵,便是華夏人的精神的最好寫照,并且正是由于這種精神,才使得一個從建國之初貧弱至極的國家,經(jīng)過短短不到100年時間的發(fā)展,就一躍成為世界性強(qiáng)國。
所以,辜教授救國之路的方向是對的,只是方法用的不對,這也更加讓湯皖堅定了早已確定的那一條路。
“辜教授,高瞻遠(yuǎn)矚,佩服!”湯皖站起身來,鄭重行禮道。
“坐!不必如此!”辜教授往下壓壓手,不在意說道,本來還想與湯皖接著聊一會,哪知樓上有人找。
于是,辜教授只好站起身來,端著杯子,笑著辭別道:“你們慢慢聊,我先去樓上會一會!”
“慢走!”湯皖回禮道。
辜教授與湯皖聊的內(nèi)容,聽的菊長一頭的霧水,待辜教授一走后,早就滿肚子疑問的菊長立馬湊到湯皖耳邊,問道:
“勞資問你,剛說的文化,精神,是什么意思?”
湯皖不禁斜眼看向菊長,疑問道:
“你還對這個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