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通吃
而李衛東還在跟福特公司談判的時候,就已經琢磨著將捷豹路虎的生產線從美國移走了。
美國的生產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又有汽車工會時不時的來搞事情,如果不是為了死磕美國市場的話,真的沒有必要在美國生產。
即便是非要死磕美國市場,其實也沒有必要在美國生產,美國的旁邊就有一個墨西哥。雖然墨西哥的治安差了一些,工人的效率也一般,但比起美國是要便宜不少的。
轉移汽車生產線的話,最佳搬遷地點當然是中國。
中國有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有滿足任何工業生產的基礎建設,有便捷的物流體系,也有便宜的人工。更重要的是,未來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哪怕只是單純的想多賣車,也應該將工廠搬到中國來。
而長三角地區原本就有完成的汽車零組件的供應鏈體系,又有世界級的港口,非常適合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且這里經濟發達,對于豪華品牌的需求量也更加。就比如未來的特斯拉,便是落戶長三角地區。
至于捷豹路虎在歐洲的生產線,李衛東倒沒打算搬遷。捷豹路虎的歐洲工廠位于利物浦,英國畢竟是捷豹路虎的主要市場,而且母公司以及研發機構都在那里,想要搬走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其實將工廠設在英國,并不是好的選擇,倒不是英國的工業能力不足,也不是英國工人太貴,而是未來英國會脫歐,這對于英國制造而言是一場嚴重的打擊。
英國脫歐以后,英國制造的工業產品賣到歐洲大陸的難度增加了許多,也因此給了德國和法國這兩個傳統工業強國機會。在歐洲大陸,德系車和法系車的銷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歷史上捷豹路虎的CEO拉爾夫-斯佩斯為了抵消英國脫歐的影響,所采取的策略是在法國巴黎建設了新的裝配工廠,在歐洲大陸上銷售法國制造的捷豹路虎。
然而工廠剛蓋好,便遇到了歐洲高舉限制碳排放的大旗,打算禁售燃油汽車,開始推動新能源汽車,捷豹路虎在這方面沒有什么技術累積,但也只能強行跟進。
接下來又是疫情爆發,市場對于豪華車的需求銳減,兩年后歐洲面對疫情選擇躺平,眼看著市場要恢復了,又遇到了俄烏沖突,豪車依舊賣不動。總之就是人倒霉喝涼水都塞牙。
但就結果而言,捷豹路虎押注歐洲市場的決策顯然是錯誤的,不過他們應該不會改,畢竟捷豹路虎背后老板是印度的塔塔集團。
蜜汁自信的印度人被歐洲人殖民的太久了,即便是每年巨虧幾十億,也要在歐洲人面前展現一下印度的雄風!
……
李衛東提出了新的條件,市領導也再一次開會討論。具體怎么討論的,李衛東不知道,但是才過了三天,負責招商引資的市領導便親自設了個飯局,邀請李衛東,順便介紹了一大堆負責招商引資的干部。
接下來這群負責招商引資的干部,便開始跟李衛東談起了引入捷豹路虎工廠的事情。
談判桌上,李衛東直言不諱的說道:“陳主任,我當然知道你們很希望我可以盡早的在滬城建立捷豹路虎的生產工廠,但是關于建設捷豹路虎工廠的時間,取決于我擁有多少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