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小問題
事關自己最后的核心權力,自己的政治生命,能不著急嗎?
但是問題在于,著急又有什么用?
“之前整編時,御營中軍各部大量縮編,已經有不滿之聲。”沉寂之中,王淵先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言語,復又勉力再問。“御營中軍與中樞百官,各領幾成交子?”
“按占例公平分攤。”許景衡干脆做答,無懈可擊。“不僅是中樞這里,河南地的官吏也一并要領一些交子……不滿也就不滿了。”
王淵徹底無聲,便是一旁幾度想要開口的曲端都最終沒說話。
實際上,非止是曲端。
要知道,朝廷議論軍政,雖說只是幾位宰執,都省、樞密院、翰林學士院、御史臺中些許相關重臣在此……譬如御史臺只有御史中丞和兩位殿中侍御史有資格在列……可林林總總也有二三十人。
可這些人,居然都無言語。
想說,當然都有話說,可說再多話,能在短時間內,在這東京城左近變出真金白銀來嗎?
何況以這種御前小朝議來說,無外乎是官家、都省、樞密院三方,御史臺在旁邊敲個鑼而已。
而眼下,許相公一言既出,呂相公一聲不吭,那便算是都省的決議了,而樞密院那邊汪相公和陳相公眼見著王淵上來問詢了一圈最終被許相公堵的無話可說,也似乎放棄了討論的意愿,準備認命。
這種時候,以立場來說,便是有人想興風作浪,也得等官家表態。
“到底差多少?”御座上的趙玖沉思許久,終于開口,卻似乎心有不甘。
“若有三十萬貫,便可充裕的熬過去。”許景衡繼續從容做答。
“三十萬貫……”趙玖猶豫許久。“就不能想法子籌措一二嗎?實物也行,交子實在是會動搖軍心。”
此言一出,許景衡尚未答話,下方許多官員尚未轉過心思,御史中丞李光便猛地嚴肅上前,當面駁斥:“官家此言大謬!國家板蕩,為養二十萬御營兵馬已經竭盡全力,民生也多不堪,如何能再竭澤而漁?”
趙玖面色不變,只準備忍耐過去。
然而,李光不管不顧,見到趙官家不欲做答,反而言辭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