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題記
“店家,取筆墨來!”
那店主親自伺候許久,此時聞言,幾乎立即便將準備好的筆墨架在一個小案上親自抬來,然后又匆匆將酒席一側專門用來題詩的粉壁展開。
劉洪道見此不免尷尬……他這人文學水平爛了點,自知是不如岳飛的,這要是題詞和詩的,自己如何是好?
然而,岳飛在案上抹了抹墨汁,卻是筆走龍蛇,非詩非詞,只是又題了一篇題記而已。
所謂:
“昔中原板蕩,金賊長驅,如入無人之境;將帥無能,不及長城之壯。幸得圣君,發憤淮上,立足南陽,興復舊都,決勝堯山,雖未及遠涉燕云,討蕩巢穴,亦足稱一國之肝膽,天下之正朔。
余岳飛,起自相州,總發從軍,前后八載,大小歷二百余戰,前四載一敗再敗,見失燕云、失太原、失大名、失京東;后四載,提一壘孤軍,振起宜興,得勝汜水、勝濟州、勝鄢陵、勝東平。所恨者,不能使金賊過大河之兵匹馬不返也!
今聞朝廷有議,且休兵養卒,蓄銳待敵,竊以為繆也!如或朝廷見念,賜予器甲,使之完備,余即當深入虜廷,縛賊主喋血馬前,盡屠夷種,迎二圣復還京師,取故地再上版籍,何以議和求人求地,使君上陷于兩難之地?此心一發,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五年夏,河朔岳飛書于潯陽樓。”
一番寫罷,岳飛復又直接借著酒氣喚親校畢進上前,取來一份定式札子,就在札子大約改了下格式,謄抄了一份,然后就直接封印,著畢進以密札渠道送入京中。
而劉洪道坐在一旁,幾番欲言,卻幾番盯著這篇簡短題記難出言語,最終只能坐視對方為之。
就這樣,岳飛趁著醉意上了一個札子,醒來后雖然也覺得自己有些冒失,但正所謂箭已離弦,卻也不必想太多了……而且第二日他就要再度提軍北走了。
結果,到了江北,剛剛過舒州、轉無為軍,進入廬州,正準備北上從八公山渡淮之時,卻又接到快馬傳來旨意……旨意上沒有任何此番南下辛苦平叛的封賞不說,居然還讓他渡淮之后不要歸南京、濟州,而是去徐州見御營右軍都統張俊。
五月盛暑,就這么過去,到了六月初的時候,就在岳飛率部辛苦抵達徐州,見到了張俊之時,那邊東京方向,隨著燕京地區的信使反復抵達,金國全權使者烏林答贊謨卻是全盤答應了趙宋朝廷的條件。
雖然其中還有金人一度想要歲幣這種亂七八糟的插曲,但實際上,金國讓渡靖康之變的俘虜,外加京東五郡,求得雙方正式罷兵的前景,已經是顯露無疑了。
PS:總得來說,上個月十三萬多幾千字,就想整個活,湊個大章,四舍五入糊弄一下……但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