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江東
唯獨他老師楊時已經被公開拒絕過一次,幾個同門子弟也都被公開拒絕,如果不趁著趙官家來與東南和解的機會利用自己東南本地名士的身份再試一次,怕是以后道學的機會更加渺茫。
所以,不得不去。
但是,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攢出來的勇氣,卻因為趙官家忽然止步,弄得他心亂如麻,氣勢也漸漸衰弱了下來。
轉回眼前,大慧和尚見到自己好友悶聲不吭,卻是收起冷笑,拍著膝蓋哼唱以對:“新歲擊新鼓,曾施新法雨。萬物盡從新,一一就規矩。普賢大士欣歡,乘時打開門戶。放出白象王,遍地無尋處。唯有這個,不屬故新。等閑開口,吞卻法身。千年桃核里,原是舊時仁。”
大慧和尚的話頭禪沒那么精妙,基本上還是廢話里帶著一點比喻的意思,張九成瞬間便醒悟對方的意思,卻又重重搖頭:“我這是為道,不是為名利,更不是為黨爭!”
大慧和尚徹底搖頭:“你自清白,你同門難道個個清白?你同門清白,你也不清白!”
“我如何不清白?”張九成終于被老友激怒了。
“你說來說去,難道不還是在不滿南方鄉土賦稅之重?”大慧和尚正色以對。
“這難道是私心?”張九成聽得氣急。“南方百姓賦稅不重?”
“北方人皆死了,卻是不用賦稅的。”大慧和尚雙手合十。“你未曾見過北方兵禍,我卻是個靖康中從北方逃過來的……”
張九成一時失語。
而大慧和尚這一次卻沒有就此罷休的意思,而是繼續追擊:“你該慮的,其實是南方百姓的賦稅有沒有被私人截用?你雖沒去過汴梁,卻該信得過你那些同門和其他那些官吏,官家清苦,五年桑樹,難道人人都在為官家遮掩嗎?”
“我信得過天子,卻信不過那些兵將。”張九成也毫不猶豫。“千年桃核里,原是舊時仁……貪瀆如張俊,天下聞名!粗魯如韓世忠……西軍當年平方臘,在東南為禍勝過方臘,韓世忠不在其中嗎?!如何轉身便成了名臣大將了?江南民脂民膏,真要是君父用了,也勝過全都給那些西軍將佐!”
“若是如此,更該從速。”大慧和尚勉力而對。
“從速便是從險,若是敗了如何?”張九成絲毫不懼。“你真要與我爭下去嗎?”
大慧和尚閉口不語。
張九成見狀,也覺得無趣,卻是就此停了早就不知道爆發了多少次的爭端,拂袖而走。
而老友既走,大慧和尚也是無奈,便起身相送,二人直到寺前路口方才分開,而大慧和尚眼見著老友沉悶而走,卻是又忍不住張口念了個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