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江東
“才方八月中秋,又是九月初九。唯有這個不遷,一眾耳聞目睹。”眼見著年近四旬的張九成負手蹙眉入院而來,坐在院中樹下的大慧和尚脫口而言,卻又顯得莫名其妙……沒辦法,他是中國禪宗史上話頭禪的先行者,就靠這張亂七八糟的嘴了。
“什么不遷?”張九成聞言一邊坐下,一邊仰頭若有所思。“日頭不遷?以官家喻日,倒也妥帖。”
“不光是官家,隔了二十余日,你這眉頭也不遷。”大慧和尚當即嗤之以鼻。
“沒辦法啊!”張九成喟然以對。“官家如日居天,偏偏又不按時序行動,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當然心憂不變……”
大慧和尚捏著念珠冷笑以對:“放屁!”
張九成怔了怔,也隨之而笑:“確實放屁,其實官家此舉其實并不出人意料,這些年他本就是這般不依時序章法做事……只是往年離得遠,如今難得挨得近了,所以才會心亂如麻。”
“投子下繩床,今朝為舉揚。驢前馬后漢,切忌亂承當。”大慧和尚再度胡亂扯淡。
“我不是亂承當,而是終究心不甘。”張九成正色以對。“官家明明是個中興的樣子,卻始終不愿受道學……”
“官家也不愿受剃度,我卻如何沒有心不甘?”大慧和尚再度冷笑。
“你家佛學,素來沒有成過正果的。”張九成無語至極。
“你家道學,便曾成過正經顯學?”大慧和尚愈發冷笑。“未曾得,何曾失?未曾失,何來不甘?”
張九成一時沉默。
且說,張九成今年約莫四旬,正是一個士人從政的黃金年齡,但他卻從未出仕。
之前當然是因為個人學術追求,外加對蔡京那些人的鄙夷,之后卻是因為朝廷改立原學,摒棄道學的緣故。沒錯,這位東南本地出身的無垢先生,正是道學宗師楊時的弟子,也是道學南下的重要接應人物,算是道學中正統洛學的嫡傳。
不過有一說一,張九成其實不算是純正的道學子弟,他本身也受佛學影響極大,而且對數學非常有研究。
但不管如何了,這位無垢先生當著自己至交大慧和尚的面,卻是不至于隱藏心思的。他們倆打這些機鋒,換成人話簡單至極……無外乎是張無垢聞得官家來東南,知道機會難得,想以東南名士的身份,再度出面勸諫官家接受道學。
然而,即便是張九成自己都明白,那位官家十之八九是不會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