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選詩

          正所謂: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萬俟卨等人正在各有所思,趙官家卻已經帶著三分醉意起身,然后負手踱步向前,顯然是要居高望遠……而劉晏和吳夫人不敢怠慢,趕緊跟在一旁,以防意外。

          然而,西沉許多的日光之下,趙官家負手背西向東而望,視線自山下白河開始,漸漸遠眺,直到不能辨認清楚的地平線,卻是久久不語。

          “官家!”

          小林學士大概是思考的足夠多了,便起身來到官家身后,然后籌措字句,小心相對。“胡參軍并非有意為之,他不知道官家的辛苦與難處……”

          身后胡閎休面色漲紅,卻根本不敢插嘴,而同樣不好挨過去的萬俟卨干脆冷冷瞪了胡閎休一眼。

          又隔了一會,趙玖回過神來,方才微微搖頭開口:“跟胡卿無關,朕今日心中的為難其實跟這兩日遇到的難處一樣,都是早有預料,只是事到臨頭還是不好受罷了……其實,自從淮上經歷了張永珍死戰,復又燃小桔燈入淮,朕便醒悟了兩件事:一則,金人絕對能勝,且勝家必然是我們;二則,想要勝金人,就必須得有無數人的性命為此做犧牲!但這又有一個難處,那就是朕作為這個什么大宋官家,又該憑什么讓這個犧牲,那個不犧牲?或者這個不犧牲,那個犧牲呢?”

          莫說身后兩個參軍,便是起身前想了很多的小林學士也不由怔住。

          “逝者已去,就不說之前的張資政與辛統制了,只說眼下,東京宗留守處極為艱難,東南兵馬又不能用,樞密院自然要朕來做決斷,要不要尚在休整中的韓世忠即刻北上順昌府?”

          趙官家繼續負手背對眾人低聲言道,聲調之低,宛若喃喃自語。“若韓世忠去了順昌府,就在鄭州南面,完顏兀術必然要分兵應對,甚至說不得能將這個當日吃過敗仗的四太子提前吸引過來,到時候東京自然松快許多……可那樣,休整未完畢的韓世忠部的犧牲又如何?順昌府百姓又怎么樣呢?這倒不是說宗澤和韓世忠誰該死,東京與順昌府百姓誰該留,是個二選一的問題,而是一句話說出來,稍有側重,便要有不知道多少性命為此搭上。”

          “官家仁念。”劉晏一聲嘆氣。“之前楊統制常與臣說官家仁念,我常常以當日明道宮事相對,以示早已知曉,卻不料還是……還是……讓官家見笑了。”

          “臣慚愧。”林景默也無奈低頭。

          “走一步,算一步吧!”趙玖再度搖頭。“朕說出來,不是讓你們來夸的,只是心中沉重,又恨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只能徒勞讓他人去送命,所以有些羞愧罷了……兩位參軍!”

          “臣在!”

          “喏!”

          聽得入神的萬俟卨與胡閎休趕緊狼狽起身。

          “去告訴兩位樞相,朕意已決,著韓世忠北上郾城!”趙玖頭也不回,直接言道。“至于朕,稍后再回!”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