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雪中悍刀行全文閱讀免費 > 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

      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

              手持圣旨的老太監在見到元本溪后,也是先微微點頭致禮后才對靖安王趙珣宣旨。

              趙珣自然需要跪下,宋恪禮也后退一步跪下旁聽。

              唯獨元本溪面朝湖水,置若罔聞。

              而那位在天下宦官中穩坐前三把交椅的大太監,對此根本沒有流露出半點異樣神色。

              收下圣旨,趙珣只得速速離京,加上他沒了陸詡的錦囊妙計,確實不知道如何跟那位離陽帝師言語,生怕弄巧成拙,就借勢告辭離開湖心亭。

              等到趙珣和大太監相繼離去,元本溪問道:“你猜這位司禮監秉筆太監回宮后,會被問什么”

              宋恪禮搖頭表示不知。

              元本溪笑道:“皇帝不會關心靖安王如何,而會問元本溪在見到圣旨的時候,是否恭敬?!?

              宋恪禮哭笑不得。

              元本溪平靜道:“先前我曾建言先帝,如果靖安王趙珣在靖難戰役中有心隱藏實力,就下旨讓他入京,摘掉爵位貶為庶民。若是竭盡全力仍然失敗,便讓他保留王爵,但必須在太安城住上一兩年。先帝對此事上心了,但是當今天子不是不上心,不過對天子而言,一個威望平平的藩王,趙珣的去留不算什么,他要借此模仿先帝對付張巨鹿的手腕,不斷下出試應手,步步為營,點點蠶食”

              宋恪禮小聲道:“未免也太著急了。”

              元本溪不置可否,略顯吃力地打開話匣子,繼續說道:“趙珣很聰明,不是他本身有多聰明,事實上比他父親趙衡遜色許多,不過此人懂得如何對身后之人言聽計從。我要他留在太安城只能束手對天下變局做壁上觀,是因為作為天下之腰膂的襄樊實在太重要了,容不得出現半點散失,那個目盲心活的年輕人,本身就是個巨大變數。我本想徹底打亂青州勢力,讓許拱或者唐鐵霜兩人中的一個去坐鎮襄樊城?,F在看來,也許,也許有一天,青州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離陽,北莽,北涼,西楚,西蜀,南疆,都有可能。”

              宋恪禮欲言又止。

              “謀士謀士,謀劃的士子,身份已經定死了,只是士,然后就看如何給輔佐之人出謀劃策了,但這之前,必須找對人。”

              元本溪瞇起眼睛,嗓音低沉道:“李義山找徐驍,是對,趙長陵就是錯。我找先帝,是對。荀平,則是錯。納蘭右慈找燕敕王趙炳,是對。陸詡找趙衡趙珣父子,是錯?!?

              宋恪禮好奇問道:“那么宋洞明、徐北枳和陳錫亮找到徐鳳年,是對是錯”

              元本溪微笑道:“不知道啊?!?

              宋恪禮很認真地問道:“先生也有不敢確定的事情”

              元本溪反問道:“難道不可以有”

              宋恪禮笑道:“可以?!?

              元本溪一笑置之,然后說道:“我曾經問過兩個和尚同樣的問題,殺千人活萬人,是有所為,還是有所不為當我問到殺十人活萬人的時候,楊太歲點頭說可以有所為。但當我一直問到殺一人活萬人的時候,李當心還是不肯點頭?!?

              元本溪說完后,停頓了很久,伸手按在亭柱上,說道:“我接下來會讓你帶一道圣旨一道密旨前往薊州,前者是讓你在薊南扎根,后者是讓你捎給袁庭山那條瘋狗的,讓他大膽放手打開薊北門戶。”

              宋恪禮先是不解,但很快就猛然間變得臉色蒼白。

              元本溪淡然道:“讓北涼再亂一些而已。求生者生,愿死者死,各得其所。北涼鐵騎甲天下那就讓整個中原拭目以待吧?!?

              跟以往如出一轍,太安城當下迎來了正月里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那場“文采飛揚”。

              一時間名刺門狀滿天飛。

              科舉始于大奉,興于西楚,盛于離陽,在西楚時科舉科目極其繁縟,在離陽改制后開始最重進士科,在某人手上進士科中又逐漸側重試策問,起先還鬧過一陣“首輔大人冷落學問獨寵事功否”的喧囂。進士及第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從大奉的寥寥三四人到西楚的二三十余人,再到永徽后期的百余人,直到祥符元年堪稱盛況空前的兩百人。因為科舉大興,導致許多赴京趕考的外鄉舉子不斷涌入且滯留太安城,于是便有了“通榜”“省卷”兩大趣事,無形中也使得文壇官場兩個地方不斷被拉近關系。離陽進士科都在正月舉行二月放榜,跳過龍門的鳳毛麟角不去說,落榜士子也不要天真以為落榜就完事了,更不可能打道回府各回各家,畢竟一來上京的那筆巨大盤纏不是大部分士子可以承受的,所以不得不在京城逗留,有關系的找親朋找同鄉,沒關系就要借住在寺廟道觀,在此期間,除了繼續寒窗苦讀,還得學會請人將自己的得意文章向官場大佬或是文壇名宿“過個眼”品鑒一番,或者直接投遞給科舉主考官之外的禮部衙門官員,類似“宰相門房七品官”“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的說法,就是因此而生。

              而祥符二年眼下最不可開交轉如陀螺的“七品”門房,有些不同尋常,在坦坦翁之后主持過數次科舉、如今又是“天官大人”的殷茂春門前自然車水馬龍,這不奇怪,出過父子兩夫子的宋家門可羅雀也不算什么奇事,不同尋常的地方在于今年收取名刺門狀最多的府邸,不是中書令齊陽龍的宅子,也不是理學大宗師姚白峰的府邸,不是身兼皇親國戚和殿閣大學士雙重身份的嚴杰溪家門,而是兩個年輕官員的宅子,一個是新禮部侍郎晉蘭亭,傳言有望出任下一任座主的晉三郎,再一個就是新國子監右祭酒的孫寅了。

              據說這兩位門房收到的名刺可以裝滿幾十只大籮筐

              而這兩位離陽最當紅官員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姿態,晉蘭亭哪怕公務繁重,也竭盡全力地抽空接見所有舉人士子,就算排在太后頭擠不進侍郎府沒能見著面的,晉大人也必定會仔細“溫卷”即回信給人,且絕不潦草應付,以至于他幾乎每天都要通宵達旦,除了當面熱情接見士子就是挑燈批復文章詩詞,有些上佳詩文甚至還會被晉三郎主動在京城八俊中傳遞瀏覽,可謂不遺余力幫助那些士子延譽張目,故而無人不對其感激涕零。但是孫寅孫祭酒對比之下,就顯得額外不近人情,門狀收下,但在正月頭一旬中沒有接見任何人,得到確認的“溫卷”也不過隨隨便便回復了七八份,只是這家伙在國子監講武中實在是太過震撼人心,別忘了,那場名動朝野的舌戰群儒,是此人大勝

              因此哪怕這位京城公認的狂狷之徒在一封回信中,以粗筆寫下“狗屁不通”四個大字,那個得到回復的家伙仍是如獲至寶,厚著臉皮為自己大肆宣揚,被整座太安城引為笑談。

              短短幾年,從黃門郎府,變成祭酒府,又變成侍郎府,那么距離尚書府這個稱呼還遠嗎

              晉蘭亭在送走京城八俊其余七人后,獨自走在廊道中,他知道書房案頭上有堆積成山的門狀,更知道只要科舉沒正式開啟,那座小山就只會越堆越高,禮部確實是六部中最清湯寡水的,但做到了侍郎,那就是清水衙門出油水了,不過是這種油水比起金銀更加隱蔽而已。晉蘭亭在一根廊柱旁停下腳步,抬起頭閉上眼睛,滿臉陶醉,深呼吸一口氣。

              “太安城啊太安城,你讓我晉三郎怎能不春風得意”

              許久過后,晉蘭亭睜開眼睛,眼神熾熱,用只有自己才能聽見的嗓音說道:“首輔大人,我會做得比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