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雄為什么不寫了 > 第1158章風潮

      第1158章風潮

          他們口中所言傳出去了,定然會引導風潮,換句話說,京試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人在質疑大考的公正性了,你說糟糕不糟糕?

          孫伏伽和岑文本沒有料到情形這么嚴重,也只是想擺出一副前輩高官的架子,轉圜一下也就成了。

          可風評即起,南北之人論戰正酣,火氣旺盛。

          兩位高官的到來,確實讓大部分年輕人們有了遲疑,可有些人卻興奮了起來,覺得是揚名于世的大好時機。

          陸續站出來與兩位高官論辯。

          岑文本和孫伏伽倒是很鎮定,一一解答,旁邊又有長安書院的人相助,哪里會讓年輕人占了便宜?

          這不能說是什么論辯,只能說是坐而論道,以岑文本,孫伏伽之才,對這些年輕的士子是降維打擊。

          辯論?哪有誰能跟他們辯論,只一個身份就相差太遠,能下場跟你說兩句,那就是給足了面子。

          可說回來了,若是之前兩人早點過來,也許真就能把這場論辯變成年輕人在高官面前展露才學的場面。

          不過他們來的晚了些,味道也就不對了。

          南北兩邊的士子火氣正盛,他們不想見到兩位高官和稀泥,而是想讓兩位高官把事情講清楚。

          比如說為什么會分南北兩榜,又比如說之前地方科舉應試那般混亂,朝廷怎么保證選出來的人就能讓大家心服口服?

          再有更深刻一些的,用科舉制度來代替察覺,真的能成嗎?前隋時的例證不要太多,朝廷又是怎么個說法?

          你一言我一語間,兩位高官漸漸成了眾矢之的。

          一天下來,岑文本和孫伏伽兩人非但沒有安撫住士子的情緒,兩人之間反而意見有所不合。

          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兩位高官竟是把這種論辯帶回了朝堂,李破聽聞的時候也有點愣神,我的天,這是岑文本和孫伏伽干出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