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再看幾個病人吧!
本來陸成放PPT的時候,大家都看得昏昏欲睡,那些在書本上就能找得到的東西,他們都老搞急診的了,還需要細看??
但是出于對董一鶴的尊重和可憐,大家也就是做個樣子而已。
倒是陸成,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這么一個轉折,立刻把所有人的注意力給拉到了陸成身上。
查體?
體格檢查,這不是最基礎的么?
陸成結合自己運用面板的過程,每一次他需要發現血條的時候,一定是要先查體,發現了問題,才會被數據化,否則的話,也最多只能看到一眼就能看到的外傷血條!
陸成繼續說:“病人的病史,疾病,臨床表現,都有一定的迷惑性,甚至病人自己口述的病史,很多時候,都不一定能夠完全相信。”
“因為除了少數特別明顯的臨床表現外,其實都是病人主觀的說法。”
臨床表現的定義就是指醫學中患者得了某種疾病后身體發生的一系列異常變化。這些問題,大部分都是病人自己講,這里痛,那里痛。
病人不是專業的,可能很多時候都說不到關鍵點。
“但是,我們醫生對病人做體格檢查的時候,病人的被動表現,則是比較客觀和真實的。我就拿剛剛董一鶴醫生倒下的時候,來舉個例子吧。”
“我們看到的是他突然暈倒、嘔吐和四肢乏力!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這很容易就想到腦血管疾病去,也應該想到,因為腦血管疾病更加兇險。”
“只是,我們如果再全面和認真一點去看的話,我們會發現,董一鶴的眼神和瞳孔,是正常的。它不像是腦血管疾病的外表征,而且他的神智也是好的。”
“雖然這可能是腦血管疾病還尚且輕微時候的表現,比如說一過性暈厥,低血糖等都可能發生的癥狀。”
“但是通過嘔吐物,我們至少可以排除低血糖,一過性暈厥的時候,我們不會查體查到病人四肢肌肉乏力。而且我們在病人的身上,也沒有發現肌張力的增加。”
“這些是讓我排除腦血管疾病的一些體查結果。”
“根據我們看到的情況,心梗和肺梗不會突然倒地這么快,也可以基本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