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要變法,要立大憲章(第三更,求訂閱)
“當初,陛下南巡,我們主張還民自由之士子,便呼吁陛下變法,但當時因要求天下大公之士子阻攔,故而終成士子內斗,而使陛下有理由拒絕變法,言人心不一致,不如因循守舊!”
“可眼下,朝廷對經濟、民生的管控越來越嚴,渴望自由之民眾越來越多,不少大公派之士子也轉而認為不能任由朝廷想怎樣就怎樣,尤其是君權的限制,以及地方自治權限的爭取和冗官冗兵的裁撤!”
郭斌這時候點了點頭,說了幾句話后,又道:“還是那句話,君王不能想征討哪國就征討哪國,乃至在全世界開疆拓土!”
“說什么是國情如此,可這哪是國情如此,分明是君王為自己野心,綁架了國家和民眾!”
“說什么產能過剩,工人失業,怕什么,銷毀機器,工人返耕務農便是!”
“糧價下跌,也是對外耕地過多所致,朝廷引導著我漢人這些年在印度、南洋、孟加拉、緬甸等地方開墾了不少農田!而這些地方每年還在繳納田賦,以我看,要么讓據有這些田地的地主獨立自治,要么就免田賦,尤其是對已有功名的該地士紳優免,糧價自可不會因大量糧食由朝廷糧業局購買進入國內而導致價格接連下跌。”
“郭公說的沒錯,應該如泰西一些國家一樣,立大憲章,君王執政需要按照憲章來!”
“其次,就是郭公提到的冗官冗兵,還有冗工!”
“如今國朝,官吏實在是太多了!”
“以前,一個縣不過知縣、縣丞、主簿幾個親民官,余則皆是胥吏而已!”
“可現在一縣除知縣、縣丞、主簿等官外,竟還有各局之官,甚至還常駐東廠、西廠官員!”
“另外,里也不再只有里正,亦有各類官吏!”
“在這之前,皇權是不下鄉的,里甲之地,由鄉紳自治,可現在,朝廷什么都管,以致于官吏冗雜!”
“而對于冗兵,就不必說,吃公家飯的巡防兵到處可見,還有已多達數百萬的國防兵,和目前要增至一百萬的帝軍!”
“其帶來的每年軍餉補貼之支出已是以往數年之稅收,陛下即位之前,九邊需棉布不過數百萬匹,如今已增至上千萬匹,就是明證!”
“再則就是冗工,官營工廠養的工人工匠之多,令人不可思議,有的官營大廠,工人工匠達數十萬人!”
“而因此使得人力成本付出極高,以致于工廠虧損越來越嚴重,偏偏朝廷從不肯讓這些工廠關閉,而讓利于民,使民間商人經營,還美其名曰為保證戰略資源和技術核心掌控在朝廷手里,而避免私人經營以此要挾朝廷,乃至為厚利賣于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