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明小學生番外 > 第七百三十三章 二選一

      第七百三十三章 二選一

      現場站班喊話的大漢將軍安排上兩千人,奏凱的樂隊安排幾百人,保證氣氛恢弘!

      總體指導思想毫無爭議,最需要商議的就是禮制細節,具體來說就是各個環節的安排。

      其中最重要的三個環節,一是大臣代表向天子獻俘;二是天子受俘后,講話和頒詔;

      三是刑部尚書領受詔旨后,負責處置俘虜,該關的關,該殺的殺。

      然后第一個討論的地方就是,誰作為代表向天子獻俘?

      自古以來在獻俘人選上,無非就是兩種方案,第一種是出征的主帥,第二種是兵部尚書。

      套用在當下,其實就是秦德威和王廷相之間,二選一。

      大家都知道王廷相和秦德威之間的關系,本來這事應該沒什么波瀾,王廷相肯定不會與秦德威爭奪露臉機會。

      但有人不知出于何種心理,玩笑一樣的率先說了句:“該由兵部來獻俘!我舉薦兵部王尚書!”

      于是其他人迅速進入看樂子狀態,王廷相連連擺手道:“此次大捷乃是邊鎮帥臣出生入死得來,理當帥臣顯耀于奏凱之時,本官焉敢貪名冒功!”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廷議上被舉薦的人如果主動退讓,也就不會強求了。

      但此刻首輔夏言忽然也出聲道:“獻俘禮是朝廷的獻俘,本該就由兵部代表朝廷!”

      本來還算輕松的討論氣氛,陡然緊張了起來,人人都意識到,夏首輔似乎有些想法。

      王廷相正色道:“首揆此言差矣,如果是一般捷報,本官作為兵部坐堂官,或可勉為其難的代為獻俘,不至于物議紛紛。

      但本次豐洲灘大捷實乃不世出之殊功也,或許皇上還要當場下詔封賞,本官豈可越俎代庖,頂替帥臣獻俘?”

      夏首輔反駁道:“我朝獻俘沒有成型禮制,今日擬定獻俘奏凱之條例,堪稱承前啟后,要為今后之成例。

      王浚川不要只從私人關系考慮,你的職務是兵部尚書,要以兵部尚書的公心去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