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孱
忘靖康之國恥,棄半壁江山、臣民而偏安一隅,恐功高之臣而論功行戮……忘親之罪,任相之非,定都之失。此昔日殺岳武穆之因,今促李瑕叛亂之由。
欲救社稷,當(dāng)撥亂反正。請陛下還都中原,視功臣如手足,方為正理,方為大義,方為救國之道。反之,不求天子振作,唯恐臣子功高,豈非亡宋之本?”
陸秀夫這一番話到最后,座上江萬里、家鉉翁皆喟然長嘆。
他還是堅持那個主張。
在旁人只想著怎么除李瑕的時候,他還是想通過君臣之義使李瑕不叛,推持住大宋社稷。
這條路很難。
但江萬里、家鉉翁也沒像旁人一樣馬上就告訴陸秀夫“這不可能”。
“也好,何妨一試。”江萬里緩緩開口,道:“撥亂反正,可分為兩步,一勸李瑕反正,二撥朝堂之亂……”
他們已有了挽救社稷的思路。
接下來,江萬里會在朝堂上掃除賈似道這樣的奸黨佞臣,之后規(guī)勸天子,不可再奢侈無度、沉溺酒色。
而陸秀夫則可帶著朝廷的詔令與諸公的規(guī)勸信再往長安,說服李瑕莫要顛覆大宋社稷,哪怕是奉天子而柄國。
順利的話,還都長安,由朝廷忠義之士以理法約束住李瑕。
他們當(dāng)然也知這很渺茫,但哪怕只有一線機會,總好過賈似道的公田變法,也好過禍起蕭墻大宋君臣內(nèi)戰(zhàn),更好過亡國。
為臣者,盡力保社稷、生黎安穩(wěn)。
……
七月初一,陸秀夫登上了西進的大船。
船上有往長安傳旨的使者、有往川陜?yōu)楣俚膮菨擖h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