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前行

      普魯士,波美拉尼亞。

      奧托先生組織當地民眾們堆砌的石墻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俄國人并沒有到來,戰爭也沒有發生,他自己倒是獲得了一個“波美拉尼亞防御者”的稱號。

      當然俾斯麥對別人的想法并不在意,局勢并沒有向壞的方向發展讓他既慶幸亦欣慰,這就足夠了。

      只不過普魯士軍隊在那慕爾糟糕的表現實在是令他失望透頂。他無法理解是多么無能的人指揮才會導致十幾萬大軍敗給兩萬法軍,主力還被人堵在城里的局面。

      此次出兵盧森堡的行動不但什么都沒得到,還出了大丑。這對于普魯士的國際聲望是個不小的損失,最終只能在列日公國的歸屬問題上讓步。

      在俾斯麥看來這是普魯士唯一的收獲,奧地利人再次被推到了第一線,直面法國人的威脅。

      “利用法奧的矛盾為王國謀取利益是可行的,但那樣做毫無疑問會招致邦聯內其他國家的反感。不過想要領導德意志早晚都要收拾那些小邦國。這一點似乎并不重要....”

      奧托先生腦海里正在飛快地思考著,一群勞工將大量的商品搬入了宅邸。

      “輕點,輕點!這可是從維也納淘來的!很貴重的!”

      是的,俾斯麥也加入到了去奧地利的淘貨大軍之中。雖然愛國者的身份讓他排斥這個龐大的南部鄰居,但卻又離不開它的商品。

      更何況奧國貨在普魯士銷量很緊俏,這一次降價有實力有倉房的容克貴族們都囤積了大量的貨物。

      他們相信一旦奧地利的促銷結束,那些商品就會恢復原價,這樣他們就可以賺上一筆了。

      俾斯麥決定將這些物品賣掉之后,決定再拿出一部分積蓄去一趟巴黎。好奇心驅使他想見一見世面,近距離目睹世界第一大都市的風采,去看一看盧梭、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智者的故鄉...

      此時以巴黎為代表的法蘭西文化依然被世人所追捧。但隨著一只蝴蝶使勁兒地撲騰,歷史的十字路口發生了一些細微變化。

      維也納和巴黎都是公認的歐洲大陸上唯二的大都市,且單從學術氛圍和藝術氣息來看,前者是超過后者的。

      不過波美拉尼亞的奧托曾作為普魯士使團中不起眼的一員訪問過一次維也納,這座精美的城市給他留下了復雜的印象。

      其壯麗堂皇又不失繁華,卻有失一國之都的威嚴。那些精美絕倫的建筑和飄蕩在各處靡靡之音,實在很難讓人產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