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一百三十章 海地和多米尼加(下)

      第一百三十章 海地和多米尼加(下)

      奧地利帝國承認多米尼加政權的消息在歐洲并沒引起什么波瀾,因為這本身并沒有什么重大意義。

      或者換句話講就是列強們并不關心這個小國的命運,但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教會的神棍們自然把這個功勞往自己身上攬,而胡安·巴勃羅·杜阿爾特的支持者們則是覺得乃是他們領袖的人格魅力感動了身為歐洲列強的奧地利。

      但不管怎么樣整個多米尼加都處在歡樂的海洋之中,當地人都覺得有了列強的支持打敗那些黑鬼便指日可待了,很多人期盼著奧國能早日出兵。

      當然奧地利帝國實際上是不可能真的出兵伊斯帕尼奧拉島的,能不能打贏先不說,僅僅這次遠征的成本就讓人難以接受。

      胡安·巴勃羅·杜阿爾特則是有些犯了難,因為他害怕奧地利人會推舉他做多米尼加的國王,畢竟奧地利本身就是個君主制國家,是沒有理由支持共和制的。

      可此時的多米尼加內憂外患,人們連飯都吃不上,還有隨時被滅國的風險,或許他應該先登基,然后再像華盛頓那樣主動放棄獨裁者的身份。

      胡安·巴勃羅·杜阿爾特的支持者則認為當國王比總統好,因為權力更大,對他們這些追隨者來說也更為有利。

      當然有些人則是從其中看出了機會,佩德羅·桑塔納將軍以其狠厲的作風在對抗海地黑人軍閥的戰斗中表現出色,深得士兵們的信任。

      其實不管這個將軍人品如何,只要能百戰百勝都會贏得士兵們的尊重。

      但這種人可不見得會得到政客和資本家的垂青。杜阿爾特便對佩德羅·桑塔納十分不屑,對其在戰斗中的英勇視而不見,這也讓后者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實際上雙方的意見本就不和,所以奧地利使者還未抵達,佩德羅·桑塔納的信便已經送往奧地利了。

      佩德羅·桑塔納和塔桑·安納經歷其實很像,兩人都喜歡搞政變,都喜歡斗雞并找比自己小二十歲的情婦以及賣國。

      只不過前者比后者更加狡猾,且反復無常難以控制。雖說此人也給西班牙人當過帶路黨,但是要價太高是一只喂不飽的餓狼。

      弗蘭茨可不想在殖民地問題上栽跟頭,所以選擇“合伙人”必須慎之又慎。此外奧地利的單方面“出手”,并沒有引起英法兩國的跟風行動。

      因為此時的法蘭西深陷摩洛哥戰爭之中,而不列顛則是剛剛處理完外部問題,內部的憲章派和工人(礦業)罷工又讓羅伯特·皮爾焦頭爛額。

      而奧地利則有些不同,它的發展則屬于上升期;雖然這上升的速度有點快,但是總體來講除了外萊塔尼亞的部分地區以外改革和工業時代的優勢正在逐步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