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宋大法官幾個女主 > 第七百六十六章 “青樓特使”

      第七百六十六章 “青樓特使”

          雖然趙頊在上面壓住了,但是這事已經在民間傳開,那些權貴,以及部分反對張斐的士大夫們是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導致此事立刻在各地發酵。

          這宋朝廷向來是比較軟弱的,關于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但是宋人的國家民族情感,卻又是非常強的,尤其是那些年輕的讀書人,他們是非常痛恨那種賣國求榮的行為。

          趙頊為什么要宣揚武功,就是因為他是在這個受壓迫的環境中長大的,內心感覺非常屈辱。

          故此,他才有如此強烈的渴望,一定要打出去,最終他的死,也是因為兵敗西夏。

          百姓們也是如此啊!

          對于張斐的這種行為,是深深鄙視。

          故此,宋朝的外交官是最不好當的,因為統治階層要隱忍,但是民間對這種事非常敏感,要是干不好,必然會影響自己的名譽。

          這也是許遵最為擔心的情況。

          如今京城內外,百姓無不在罵張斐,是個懦夫,鼠輩,就會在庭上欺負自己人,遇到外人,屁都不敢放一個。

          并且還送他一個外號,青樓特使。

          張斐現在也是百口莫辯,只能繼續趕路,回到京城的當日,剛剛入城,都還沒有回家,就被趙頊召入宮中。

          來到垂拱殿,只見里面除趙頊外,還坐著韓琦、富弼、王安石、文彥博、司馬光幾位樞要大臣。

          從這個陣容來看,這絕對算是大宋最高級會議,就連薛向、呂公著都沒有資格參與。

          首先,當然是張斐回答文彥博他們的心中的困惑,也就是他當時為什么要開溜。

          這跟國內的權力斗爭不一樣,此事要是解釋不清楚的話,這道坎是肯定過不去的。

          文彥博開口道:“所以,你選擇去太原,是想試探北朝是否真有意圖與我國開戰。”

          張斐點點頭,道:“因為我在離開前,曾聽到韓相公有關北朝的一些言論,也就是兩朝百姓都比較厭倦戰爭。

          但是究竟遼國有無與我國開戰的意圖,當時誰也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