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青樓特使”
當他們選擇以兵馬壓境,給予我方壓力時,我就將計就計,選擇以柔克剛,在榷場制造恐慌,試探一下他們的意圖。”
司馬光道:“可你知不知道,這是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弄巧成拙。”
張斐道:“是他們先挑起事端的,而我只是選擇逃避,無論怎么樣,這責任都應該算在他們頭上,所以這是一次非常安全的試探。除非他們是鐵了心要與我們開戰,那無論我是走,還是留,他們都會出兵的。
而試探的結果,就是北朝此時沒有意圖與我們開戰,因為他們的權貴,都是毫無準備,還紛紛指責他們的南院大王。且遼國國內的百姓,也正如韓相公所言,厭戰情緒非常高。
故此,后來他們主動從車場溝退回到古長城以內的大黃平,同時將兵馬撤出,以求我能回去跟他們談判。
而且從此次談判中,我們也得知一個消息,那就是其實北朝百姓目前對于他們的朝廷是有很大的不滿。
也正是因為這個消息,故此在雄州箭壘一事上,我借用反賊越境的隱患,迫使他們暫時不會再計較此事。”
說罷,他又箭壘的交涉過程,仔細地告知文彥博他們。
“原來如此。”
韓琦撫須點點頭,贊道:“張檢控果真是有勇有謀啊!”
關于后來發生的事,他們已經得知消息,但他們也沒有想到,這都是張斐的計謀。
還以為這只是陰差陽錯,因為這種事確實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就呂大忠至今都沒有反應過來。
“過獎。”
張斐謙虛一笑。
文彥博又質問道:“既然他們無心與我們開戰,那為何他們要在河東路以北,集結兵馬。”
張斐回答道:“在我與他們的交涉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有意拖延,并不是那么迫切的想要解決這些爭議,他們提出以分水嶺來劃界,雖然擺明是希望侵占我國更多領土,以及占據更有利的地勢,但是當我質疑這種劃界法,需要考察一到兩年時,他們是非常爽快的答應。
因此我與那呂縣令都預測,他們此番選擇在河東挑起爭端,而不是在關南,其主要目的,還是因為我們在熙河的拓邊行動,這也是他們在那里集結兵馬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