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畢業證
張斐忙問道:“岳父大人為何發笑?”
“沒什么。”
許遵搖搖頭。
司馬光尷尬道:“到底還是沒有瞞過仲途啊!”
說著,他又向張斐道:“不瞞你說,王介甫為那算學館設有三舍法,但我不想與他一樣。”
王安石早就在考慮教育改革,故此這算學館剛剛被批準,他馬上就祭出自己三舍法,并且還繞開科舉取士。
這逼得司馬光也只能這么干,但司馬光又沒有一個具體計劃,他的教育改革還是繼承范仲淹的思路,重實務。
但問題在于,范仲淹并沒有想繞開科舉取士。
這思來想去,如果要繞開科舉,這三舍法好像確實非常不錯,但他又不想去學王安石,不僅僅是他,保守派中很多人都不愿意。
這本來就存在競爭關系,你這方法都是直接用對方得,這不是輸在嗎。
司馬光突然想到,張斐擬定教程非常新穎,也與他理念吻合,何不來問問他的意見。
張斐這才反應過來,可仔細一想,王安石的三舍法,就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班級制度,再簡單一點說,那就是大學三年教育,并且使得學院徹底變成了選官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已經是非常超越時代的觀念。讓他來想,他也是這個套路,最多就是將三年變成四年。
但張斐還真是在仔細考慮,因為教育對于他而言,也是至關重要。
他弄這慈善基金會,目的也是為滲透教育,而不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司馬光也沒有打擾他,而是在旁靜靜等待著。
過得好一會兒,張斐突然道:“根據王學士的三舍法,這外舍2000人,內舍300人,上舍100人。”
司馬光點點頭,“正是如此。”
張斐問道:“為何這人數會逐步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