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博士
可惜,最終還是沒有敷衍過去,這堂課張斐徹底講清楚法制之法和儒家之法的關系,這自然又延伸出新的問題來。
張斐不答反問道:“富公可知我朝為何要修改親鄰法和繼承法。”
富弼立刻道:“這是因為我朝不抑商,不抑兼并,導致城鎮繁榮,許多人是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導致原有的親鄰法和繼承法都不可用。”
親鄰法主要是涉及到房屋、田地的買賣,依法首先要問親人買不買,但如在汴京城,許多市民的親戚都是在千里之外,跑那么遠,問一句買不買,這成本太高了。
繼承法也是如此,商人若客死他鄉,身邊的財物怎么繼承,關鍵還有西夏和遼國的商人,如果死在大宋,又該怎么算。
說完之后,富弼突然反應過來,問道:“你的意思是,只在城鎮實行法制之法?”
張斐點點頭:“因為這鄉村人家,一般都是各掃門前雪,相互之間的利益糾葛比較少,而且他們居住的又是非常分散的,設司法成本非常高,但能得到的利益又非常少。
如果朝廷要這么做,我建議先只設在商業繁榮的大城鎮,至于鄉村還是維持他們的宗法和鄉法,司法就只是干預鄉村發生的一些重大案件。”
法與經濟是密切相關的,法制之法對商業有著極大的幫助,但是在小農經濟下,真的是收效甚微,關鍵成本太高,財政也根本負擔不起。
富弼點點頭:“如此倒是可行。”
張斐拱手道:“富公還有其它問題嗎?”
富弼一怔,忙道:“沒有了,多謝指教。”
“不敢!”
張斐又道:“若無其它事,那下官先告辭。”
富弼稍稍點頭。
上得馬車,許芷倩終于按耐不住激動,“看來官家、太后、富公他們都很支持你的法制之法,說不定朝廷真的有可能會對此修法。”
張斐笑道:“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你也別抱有太大的希望,以免到時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