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北宋大法官張三全文免費閱讀 > 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

      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

      張斐笑問道:“司馬學士認為這一角鹽鈔等于多少銅幣?”

      司馬光道:“目前外面是值六十文錢?!?br/>
      張斐道:“但事實上最初鹽鈔就只是值二十五文錢,可見這鹽鈔與銅幣的價格是沒有一個確定的價格,但是一角鹽鈔就是能夠換一斤鹽。這鹽鈔就跟房子一樣,是可以用來存儲財富的。”

      司馬光聽得是若有所思,他在這方面的反應,遠不及王安石。

      過了一會兒,張斐見司馬光輕輕點了下頭,似乎想明白了,于是又道:“但離錢幣也就差一步?!?br/>
      “此話怎講?”司馬光忙問道。

      張斐道:“目前來說,根本就沒有人拿鹽鈔去換鹽,很快,百姓就會發現,他們現在一粒鹽都買不到,這必然會引起民怨。

      到時朝廷有兩個選擇,其一,調高一些鹽價,然后直接將鹽鈔定價為二十五錢幣,因為朝廷當時就是以這個數目發的,你們要拿去炒,這也怪不得誰,這么一來的話,鹽鈔將會成為紙幣。

      其二,繼續維持一角鹽鈔等于一斤鹽,同時上調鹽價,開放錢幣買鹽,以及規定,無論何時,鹽鈔都能換得相等的鹽。鹽鈔就會成為一種儲存財富的罐子?!?br/>
      其實他對于紙幣憂慮遠勝于司馬光的,畢竟他是知道,發行紙幣會有什么后果的,而且一定會出現的,完全不用去懷疑。

      但是貨幣又確實緊缺,而對反又是步步緊逼,朝廷手中牌就只有鹽。

      他最終選擇一個折中辦法,就是鹽鈔證券化,跟貨幣還是保持一定距離,但由于他設定的價格非常低,要跨過這一道坎,直接貨幣化,也很簡單。

      雖然朝廷沒有明確定價,但賣的就是二十五文錢,你們自己要炒到六十文錢去,那怪得了誰,如今大家都買不了鹽,要么就重新放開錢幣購鹽,要么就鹽鈔貨幣化。

      司馬光問道:“那你跟王介甫是怎么說的?”

      張斐道:“我也是如實說得,到時候視情況而定,如果他們還要死磕到底,就直接定價為二十五錢,面向所有人出售,那樣的話,就等于他們是以六十文錢的價格,買得二十五文錢的紙幣。”

      司馬光吸得一口冷氣,這一招真是有點狠。

      張斐又道:“但是我更多是建議王學士選擇第二種方案,這么做得話,他們雖然少虧一點錢,但是可以用鹽鈔來制衡他們,如果他們再敢制造錢荒危機來威脅朝廷,朝廷就可以動用鹽鈔來反制他們?!?br/>
      司馬光問道:“那王介甫答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