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
事到如今,司馬光也醒悟過來。
可惜,為時已晚。
忠孝就是古代的政治正確。
為了一個小女子,去沖擊政治正確,這可不是一個成熟政治家會干得事。
那么他若想維持原判,就必須找到證據,證明阿云的動機不是孝順。
而且他一定要證明這一點,否則的話,就屬政治不正確,這導致他就變得非常被動。
司馬光深知對方是在故弄玄虛,是在混淆視聽,他自也不會輕易罷休的,道:“目前你所提供的說法,都只是你的一面之詞,本官還需調查其中真偽,待一切水落石出,本官自會酌情而定,今日就到此為止。退堂?!?br/>
言罷,他便起身離開了。
他走之后,堂中仍是一片寂靜。
不少官員都是驚訝地看著張斐。
他們心中與司馬光想得一樣,這小子是哪里蹦出來的怪物?
我大宋還有這么個人物在?
過得片刻,只見王師元、齊恢、劉述等人突然站起身來,急急匆匆離去。
其余人這才如夢初醒,站起身來,一邊議論紛紛,一邊往堂外走去。
“怎么會審成這樣?”
“不瞞你說,我審案多年,珥筆之民見多了,可也沒有見過這般審案的?”
“要是換做是我的話,我早就狠狠懲治了這珥筆之民,旁人不知,還以為他才是主審官。”
“你們說這司馬大學士是不是跟他們一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