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
眾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實大家都知道,富弼就是暗示,張斐的建議是最為合理的。
但問題朝中大臣還是反對居多,這不就讓張斐得逞了嗎?
不能這么干呀!
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那怎么辦?
以前要是這種情況,往往是要拖很久,吵很久,但是今時可不同往日,邊上有一個大庭長,正拿著鞭子,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
趙頊更是將話說得非常明確,你要是解決不了,就讓大庭長來解決。
別拖。
朕要的是解決方案。
但那些反對的人,又拿不出一個具體方案來,就知道一個羈縻制度,問題是羈縻制度,就沒法用在熙河地區(qū)。
人家呂大均、范鎮(zhèn)是來上訴,結(jié)果你們給出的答案,就是將他們兩個給解決,那確實沒有問題。
文彥博也是心力交瘁。
王安石忍不住了,他也是效率派,最煩他們爭吵不休,又在政事堂召開會議,張斐的建議才是最佳的方案。
羈縻制度,不但收不上稅,還得給錢,如今有了公檢法和稅務(wù)司,多個人,還能多收一份稅,有什么不好的。
什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人家都愿意向你交稅換取戶籍,天可汗都沒有做到這一步,你還要什么自行車,中原很多拿著大宋戶籍的百姓,特么都不愿意交稅。
你們要是挪不開面子,那就我來做。
十幾個宰相,想不出個辦法來,還要讓大庭長在做主,這不是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