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描寫張三的小說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于法

      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于法

      他們真正在乎的是朝廷的征稅權力。

      如果說我們今天就這么輕易的將稅交了,你朝廷明天要增稅,那我們也得交,你再增,我們再交,那遲早大家都會玩完。

      那些百姓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就沒法反抗,朝廷就專門逮著他們弄。

      士大夫們可都是讀過史書的,知道這套規則是怎么玩的,朝廷就不可能一直按照律法征稅的。

      故此必須要抬高朝廷向他們征稅的政治成本。

      這就是為什么多問他們要一文錢,都是很難的事。

      因為如此他們才更安全。

      這其實就是權力博弈。

      律法根本就不在其中。

      張斐又道:“而這個慈善機構,就能夠避免這一點,錢還是控制在他們手里,但朝廷卻失去對他們征稅的權力。

      而同時朝廷也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朝廷都已經免除他們稅收,鼓勵他們去做慈善,結果他們要是沒有盡到義務,朝廷要懲罰他們,文公也好,司馬學士也罷,他們也絕不會多半句怨言。”

      文彥博、司馬光他們的藏富于民,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天下興亡,士大夫有責,而不是什么匹夫有責。

      因為他們認為皇帝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與平民共治天下。

      平民自然就不需要承擔這責任,只要盡義務就行。

      這平民沒讀過書,只求生存,哪知天下之責,一出事,你不去抓他們,他們肯定跑路。

      而士大夫是深受儒家教育,懂得何謂忠君報國,懂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這財富控制在士大夫手中,他們是能夠承擔起這份責任的。

      當然,目前這只是他們的理念,是他們所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