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張三最新 > 第七百二十九章 到底是誰的錯?

      第七百二十九章 到底是誰的錯?

          韓琦撫須道:“其實問題不在于發運司就近購買糧食,而是在于商人在變少。”

          富弼點點頭,“可只要官府做買賣,這個問題就不好解決。”

          呂公著喃喃自語道:“難怪西北地區的稅入是在成倍增加,原來均輸法也在推波助瀾。”

          西北有對外貿易,有鹽鈔,有鹽池,有官府政策,有成熟的公檢法,還有馬家解庫鋪這個強大的民間金融機構,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而東南六路,原本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現在朝廷一家做大,商人不全都往西北跑,商人就是要賺錢啊。

          張斐又照例問道:“你是否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楚懷道:“咱荊湖南路缺錢幣,已經是非常嚴重,官人就是隨便去荊湖南路找個人來問問都知道,商稅肯定也在減少。”

          張斐點頭笑道:“我待會會去找人問清楚的。”

          接下來就上來幾位商人,但說得也都相差無幾,簡單來說,就是發運司一家獨大,導致東南六路的商人積極性是大為減弱,市場也是一片混亂,大家手中的貨物都賣不出去,亦或者自己跟發運司沖突了,結果貨物只能賠本往外面賣。

          還有就是一些腐敗問題,但這是近兩年才有的,原因就在于,商人減少,導致生產方面的商人都得指望發運司,那這里面就必然產生腐敗。

          等這些商人一一做供后,張斐便傳來第一個出席作證的官員,乃是三司鹽鐵判官何寧。

          張斐問道:“何判官,根據我們所知,你從熙寧三年至熙寧六年,曾在兩浙路擔任轉運判官。”

          何寧點點頭道:“正是。”

          張斐道:“剛好那段期間,均輸法初在兩浙路施行。”

          “是的。”

          “那么根據你所觀察,均輸法在兩浙路執行的如何?”

          “執行的非常不錯。”何寧點點頭,道:“應該是為朝廷省得不少錢財,也確實減輕了許多百姓的負擔,但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這還得問發運司。”

          張斐又問道:“可是轉運司掌控著稅收賬目。”

          “是的。”何寧點點頭,又道:“但發運司是直屬朝廷的,不歸地方轉運司管,大部分錢也都是國庫直接撥給發運司的,只是期間朝廷有幾次下令,讓兩浙轉運司撥錢給發運司,作為糴本,但數目不是很大,所以我們轉運司不是很清楚他們發運司的情況。”